維基百科討論:用戶查核請求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用戶查核員處理案件的比較差異[編輯]

由於本人發表關於 2015年5月13日 兩件RFCU案中,兩位用戶查核員的處理方式不同,做了以下說明

此RFCU案和上述一案同為一爭議事項的兩方,用戶查核員Kegns及Jimmy Xu的作法相較之下,有不少差異。Kegns至少同時要求雙方給diff連接,Jimmy Xu則查核一案並拒絕一案。

唯此說明被deltalk[1],所以轉存於此。--❦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3日 (三) 17:42 (UTC)[回覆]

提交用戶查核請求時需通知用戶[編輯]

如題。建議修改Wikipedia:用戶查核請求,向其添加「請您在提交用戶查核後,務必使用{{subst:Socksuspectnotice}}模板通知被懷疑濫用傀儡的用戶。請於主帳戶討論頁放置上述模板。」欄位。

有些時候被提交的用戶對此事並不知情,例如一些新手(如:Lindenk)。通知會讓用戶知曉此事,並可能可以使用戶了解傀儡方針。另外,我個人認為通知當事人是一種基本的維基禮儀。懇請達成共識,謝謝。--Stang c 2016年4月12日 (二) 09:50 (UTC)[回覆]
(+)支持,應強制知會用戶,並給予空間辯解。--James970028 · 歡慶編輯數破萬 2016年4月14日 (四) 15:01 (UTC)[回覆]

小結:看來社群已經達成共識,需要通知被查核用戶,但就通知「所有被提報的用戶」還是其他存在異議。下面討論此問題。--Stang c 2016年4月19日 (二) 10:12 (UTC)[回覆]

通知哪些用戶[編輯]

下面討論此問題。--Stang c 2016年4月19日 (二) 10:12 (UTC)[回覆]

總結[編輯]

本次修改已達成社群共識:在用戶查核請求頁面添加如下語句。

請您在提交用戶查核的同時,務必使用{{subst:Socksuspectnotice}}模板通知被懷疑濫用傀儡的用戶。請於所有用戶的討論頁上放置上述模板。

現進行公示,7天後無意見提出,就寫入申請頁。以上。--Stang c 2016年5月6日 (五) 15:32 (UTC)[回覆]

資料遺失未存檔[編輯]

6月1日Kegns再次查核Qqqyyy、Mapayna: 已確認。該資料被移除、也未存檔。Chinuan12623留言2017年6月6日 (二) 02:00 (UTC)[回覆]

關於成立協助翻譯的專門小組[編輯]

今天早上起來接到郵件通知,看到了Wikipedia:互助客棧/消息#Notification_of_Wikimedia_Foundation_actions_regarding_local_CheckUser十分驚訝。一些用戶提到了成立協助翻譯的專門小組,不知道有沒有哪位前賢能帶頭領導?在下中文維基資歷太淺,但想盡一分心力貢獻。Alex Shih留言2018年3月30日 (五) 09:42 (UTC)[回覆]

有翻譯CU請求的必要嗎?不過如果需要的話,想來我還是能做一點翻譯的。--Innocentius Aiolos 2018年3月30日 (五) 15:00 (UTC)[回覆]
給閣下的熱心一個讚!--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30日 (五) 20:14 (UTC)[回覆]
我覺得可以設立幾個常見理由的中翻英句子。--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3月30日 (五) 20:14 (UTC)[回覆]

如何讓不懂英文的維基人也可以在元維基提報用戶查核請求[編輯]

此討論用於討論由WMF移除本地所有查核員的權限所帶來的影響之一的應對方法。不是所有的維基人都會英文,也不是所有的監督員都會中文,這會發生交流困難的問題,降低用戶查核的效率。我目前只想到一個應對方法:不懂英文的維基人委託會英文的維基人到元維基提報。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更多的意見?——꧁༺星耀晨曦༻꧂留言2018年3月30日 (五) 06:06 (UTC)[回覆]

鴨子 一望而知的就在本地解決吧。。-- 2018年3月30日 (五) 07:47 (UTC)[回覆]
完全可以用中文啊--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8年3月30日 (五) 08:24 (UTC)[回覆]
用中文向CU員闡明執行查核的必要性,效果可能會大打折扣。-- Hal 2018年3月30日 (五) 08:42 (UTC)[回覆]
儘量使用英文。我上次用中文在元維基申請另一個維基的確認用戶的時候,看起來監管員並不是很懂中文。——꧁༺星耀晨曦༻꧂留言2018年3月30日 (五) 08:44 (UTC)[回覆]
(?)疑問:多一個人轉手,會否導致原來的委託人的意思遭到曲解?而且也看不到找另一位維基人幫助翻譯會對提報CU的效率提升有多大的幫助。--Tazkeung Is Here!Introduction!Talk with me! 2018年3月30日 (五) 09:04 (UTC)[回覆]
用中文提報就好。Steward看不懂是他們自己的責任,我們沒有任何責任替他們翻譯。如果他們看不懂導致錯誤判斷,那是他們在濫用權限。中文維基本來人手就不夠,再設立這種特殊的翻譯機制簡直浪費時間。--Antigng留言2018年3月30日 (五) 09:33 (UTC)[回覆]
看了看監管員們的巴別,發現都是0中文基礎。雖然看不懂中文或者曲解了原意是他們的問題,但客觀上會對中文維基百科的反破壞工作造成影響。——꧁༺星耀晨曦༻꧂留言2018年3月30日 (五) 09:42 (UTC)[回覆]
不懂中文可以找懂中文的朋友,或者讓基金會僱人專職翻譯。這不是什麼難事。但是無論如何,中文維基不會為非自身的問題背鍋。--Antigng留言2018年3月30日 (五) 09:45 (UTC)[回覆]
或者考慮將來申請做管理員先要考考他的英文。--49.213.19.72留言2018年3月30日 (五) 09:53 (UTC)[回覆]
樓上的為SiuMai,此人只會不斷繞過封禁,而無視在User talk:SiuMai當中排山倒海的留言和管理員在Wikipedia:互助客棧/其他/存檔/2018年5月#什麼是破壞?的期望,大家可以看看真正的User talk:SiuMai/存檔 1,就知道SiuMai是怎樣的人,持續出沒的破壞者通常都是認為自己做的事沒有錯,不承認自己繞過封禁,甚至東拉西扯,盡量不談及其封禁本身。--MCC214強烈要求維基條目寧缺勿濫#我做了甚麼? 2018年3月31日 (六) 11:43 (UTC)[回覆]
這裹是中文維基,沒有人叫您繞過封禁。--MCC214強烈要求維基條目寧缺勿濫#我做了甚麼? 2018年4月1日 (日) 07:53 (UTC)[回覆]
這裡是中文維基,參與者沒有任何懂英文的義務。--Antigng留言2018年3月30日 (五) 09:57 (UTC)[回覆]
若中文維基人擁有監管員權限的話就不會有這樣的事。--Lanwi1(留言) 2018年3月30日 (五) 11:40 (UTC)[回覆]
@KegnsJimmy XuCdip150Alexander MiselMys_721tx:出來唄幾位,搞出大新聞了,這時候縮什麼脖子?--飛賊燕子留言2018年3月30日 (五) 13:28 (UTC)[回覆]
沒必要喊了,Cdip150、Alexander Misel、Lanwi1都出來過了。--雲間守望 2018年3月30日 (五) 13:36 (UTC)[回覆]
User:Lanwi1根據之前有人在TG群上的說法,監管員查核一般會迴避自身活躍維基計劃,所以就算有中文維基人作為監管員,該名監管員應該也不會進行查核。--Tazkeung Is Here!Introduction!Talk with me! 2018年3月30日 (五) 15:39 (UTC)[回覆]
User:Tazkeung:若即使WMF禁止中文維基擁有本地查核員權限,擁有監管員權限的中文維基人也不會進行查核的話就像被閹割了一樣。--Lanwi1(留言) 2018年3月30日 (五) 16:14 (UTC)[回覆]
你@Kegns:打算裝看不見?你們@Jimmy XuCdip150Alexander MiselMys_721tx:幾位打算裝看不見?--飛賊燕子留言2018年3月30日 (五) 13:53 (UTC)[回覆]
請勿騷擾。——꧁༺星耀晨曦༻꧂留言2018年3月30日 (五) 16:01 (UTC)[回覆]
我僅是好奇而已。平時討論最積極的幾位,突然銷聲匿跡了,我僅僅是好奇而已。--飛賊燕子留言2018年3月31日 (六) 11:38 (UTC)[回覆]
User:Sanmosa個人認為這跟直接在元維基上提請沒什麼區別。再者,同我前文敘述的(?)疑問,翻譯用戶也需要是足夠可信,如何確認可信翻譯用戶,還需要社群討論。個人認為那還不如直接在元維基上用中文提請,效率會更快。--Tazkeung Is Here!Introduction!Talk with me! 2018年3月30日 (五) 16:24 (UTC)[回覆]
User:Tazkeung有分別啊。元維基不懂中文。我看過共享資源中某用戶以粵文(不是標準漢語)發言,結果被共享資源的管理員誤判為另一用戶的傀儡,然後封了(雖然最後解封了)。ŚÆŊŠĀJoy to the world, the Lord is come. Let Earth receive her King! 2018年3月31日 (六) 00:34 (UTC)[回覆]
(!)意見:其實一開始我就想不明白為啥基金會要收回權限,ZHWP不是官僚社會不代表基金會不是。[開玩笑的]--Super Wang@"Zhwiki" 2018年3月31日 (六) 00:30 (UTC)[回覆]
User:Super Wang其實ZHWP和基金會都是官僚社會呀。[開玩笑的]ŚÆŊŠĀJoy to the world, the Lord is come. Let Earth receive her King! 2018年3月31日 (六) 03:15 (UTC)[回覆]
  • 結果我這樣回應他:「You HAVE the responsibility to recognize what we are saying. We are CHINESE Wikipedia, NOT English Wikiprojects.」他這樣回應我:「Here is Meta-Wiki, not Chinese Wikipedia. Thank you.」然後我忍不住彈出這句了:「If Chinese Wikipedia users have their CheckUser rights, I would never go here. I go here just because of the Office Actions.」ŚÆŊŠĀJoy to the world, the Lord is come. Let Earth receive her King! 2018年3月31日 (六) 14:48 (UTC)[回覆]
然而監管員並不是WMF的職員,WMF取消zhwp的CU權限,與監管員沒什麼關係,監管員和我們一樣也是志願者。--Tiger(留言2018年3月31日 (六) 14:53 (UTC)[回覆]
你去咆監管員沒什麼卯月吧,如上,而且本來作為協調各語言項目的元維基的工作用語多是英語,如果使用其他語言的話,會令處理的志願者有所困惑吧,畢竟英語是比較通用的。而且與其怪基金會,還不如怪那個不懂事,至條款於不顧的傻蛋吧,雖然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使用條款什麼的是不存在的,老子最大就是了。(手動斜眼)——路過圍觀的Sakamotosan 2018年4月1日 (日) 03:51 (UTC)[回覆]
  • 在IRC上和用戶討論了一下。「Steward看不懂是他們自己的責任」,這句話不對,Steward和本地用戶都是志願者,都沒有翻譯的責任,所以應該這麼說,導致Steward看不懂提報,是WMF的責任。所以我的結論還是不變,本地用戶沒有義務翻譯請求為英文,WMF應提供翻譯。--Antigng留言2018年3月31日 (六) 15:11 (UTC)[回覆]
我的個人見解是大家乖乖寫英文吧。--Temp3600留言2018年3月31日 (六) 16:13 (UTC)[回覆]
Category:樂意翻譯meta-cu請求的維基人Bluedeck 2018年4月1日 (日) 21:22 (UTC)[回覆]

元維基的這個頁面明確表明了元維基是多語言合作項目。某些監管員選擇不處理他們無法理解的請求僅僅是他們個人的選擇。--Wcam留言2018年4月2日 (一) 14:28 (UTC)[回覆]

但問題是似乎沒有監管員懂中文……--【和平至上】💬📝 2018年4月3日 (二) 06:28 (UTC)[回覆]
話雖如此,但是meta的主要工作語言也是英語為主,當然大部分志願者也是會使用並優先使用英語來交流,所以如果想更有效的處理,英語會比較好而已。——路過圍觀的Sakamotosan 2018年4月4日 (三) 02:01 (UTC)[回覆]
WP:RFCUHAM,自己慢慢填寫工單--1233( T / C 2018年4月6日 (五) 03:44 (UTC)[回覆]

Notification of Wikimedia Foundation actions regarding local CheckUser[編輯]


Dear Chinese Wikipedia community,

Due to security concerns we can unfortunately not disclose and after careful consideration, the Wikimedia Foundation has decided to ask the global stewards user group on MetaWiki to provide Checkuser support to the Chinese language Wikipedia for the foreseeable future. As part of that we have removed CheckUser access from all local users.

Stewards traditionally provide the majority of wikis we support with Checkuser help, and we believe that resuming that practice on the Chinese language Wikipedia at this time is an important step to ensure the health of the Chinese Wikipedia community in the long-term. If you wish to request that they perform a CheckUser lookup on an individual on Chinese Wikipedia, you may request it at their request board on Meta (if you go to this link it will also automatically set your meta language to be Chinese so that you can read the interface in Chinese).

Please accept my apology for writing this in English. I would ask anyone willing to help translate it to assist so that those who are unable to read English can understand my message. Jalexander-WMF留言2018年3月29日 (四) 23:28 (UTC)[回覆]


翻譯:

親愛的中文維基百科社群:

基於安全考量(很遺憾我們無法告知具體情況),維基媒體基金會決定在未來可預見的較長時間內將由元維基上的全域監管員接手中文維基百科的用戶查核需求。作為此決定的一部分,我們已移除全體本地用戶查核員權限。

監管員們一直在為大部分的維基項目處理用戶查核申請。我們相信,由元維基監管員接手用戶查核對中文維基百科社區的健康發展有長遠的幫助。如果您希望全域監管員們對一名中文維基百科用戶進行用戶查核,請前往他們在元維基上的請求頁面。(如果需要閱讀中文界面,請點擊這個連結,這會將您的界面顯示為中文)

抱歉我只能用英文寫這一則通告。如果有人能將此譯為中文、讓讀不懂英文的維基人能夠看得懂的話,我將非常感謝。Jalexander-WMF留言2018年3月29日 (四) 23:28 (UTC)[回覆]

譯者:燃 燈和政治沒關係,你拿菊花紋章說成是MediaWiki我也會反對呀 2018年3月29日 (四) 23:59 (UTC)[回覆]

修訂:Bluedeck 2018年3月30日 (五) 00:09 (UTC) Innocentius Aiolos 2018年3月30日 (五) 01:13 (UTC)[回覆]

修訂#2:1233( T / C 2018年4月8日 (日) 14:04 (UTC)[回覆]


這樣破壞更方便了,好爽75.49.126.76留言2018年3月31日 (六) 03:41 (UTC)[回覆]

我覺得這是一個挺好的安排,因為中文維基管理員的質素實在太過參差,總有一些拿著雞毛當令箭的害群之馬,按照自己喜好行事,視方針指引於不顧。--5.10.77.61留言2018年3月30日 (五) 09:43 (UTC)[回覆]
樓上的為SiuMai,此人只會不斷繞過封禁,而無視在User talk:SiuMai當中排山倒海的留言和管理員在Wikipedia:互助客棧/其他/存檔/2018年5月#什麼是破壞?的期望,大家可以看看真正的User talk:SiuMai/存檔 1,就知道SiuMai是怎樣的人,持續出沒的破壞者通常都是認為自己做的事沒有錯,不承認自己繞過封禁,甚至東拉西扯,盡量不談及其封禁本身。
本地用戶查核員的撤消,亦意味著SiuMai會繼續不斷繞過封禁,繼續有一些拿著雞毛當令箭的害群之馬IP來進行違規,擅自闡釋方針指引和按照自己喜好行事的關注度提報。--MCC214強烈要求維基條目寧缺勿濫#我做了甚麼? 2018年4月1日 (日) 07:48 (UTC)[回覆]
若中文維基人擁有監管員權限的話怎麼看?--Lanwi1(留言) 2018年3月30日 (五) 11:25 (UTC)[回覆]
我要是沒有記錯的話,當年Shizhao同志正是因為社群的一些爭端,最後被選下去的。我建議閣下問他。--雲間守望 2018年3月30日 (五) 13:24 (UTC)[回覆]
監管員一般要避嫌home wiki。--Kuailong 2018年3月30日 (五) 13:48 (UTC)[回覆]
也就是說中文維基人擁有監管員權限的話會因為避嫌而不能處理與中文維基有關的請求了?--Lanwi1(留言) 2018年3月30日 (五) 13:54 (UTC)[回覆]
印象中是這樣。m:Stewards_policy#Avoid_conflicts_of_interest雖然沒有列舉所有情況,但我覺得中文維基人針對zhwp的CU請求很難做到impartial。 --Kuailong 2018年3月30日 (五) 16:58 (UTC)[回覆]
若不再經常活躍於中文維基百科的中文維基人擁有監管員權限的話也不能處理嗎?--Lanwi1(留言) 2018年3月31日 (六) 07:26 (UTC)[回覆]
只要home wiki (Special:CentralAuth) 不是中文維基就行。Alex Shih留言2018年3月31日 (六) 07:42 (UTC)[回覆]
不對,home wiki的定義是否在某個計劃活躍。跟全域帳號初始計劃無關。--Kuailong 2018年3月31日 (六) 18:58 (UTC)[回覆]
我感覺事情的起因似乎和上次核查數據外洩有關,我還感覺上次搞事的未必就是我們的用戶核查員,因為能看到這些數據的不光是他們,只是上次一撥人在客棧喧鬧僅僅只是為這個人提供了一個機會而已,既能保證洩露正確的核查數據,又能保證查不出來任何蛛絲馬跡,此人至少肯定在心理上敵視或不喜歡當地的用戶核查,而且絕對本事能夠通到天--飛賊燕子留言2018年3月31日 (六) 11:31 (UTC)[回覆]
補充一個最重要的疑點,他的名字叫核查員的馬甲,諸位自己腦洞一下。--飛賊燕子留言2018年3月31日 (六) 12:25 (UTC)[回覆]
你打錯了,是核查的馬甲。—john doe 120talk2018年3月31日 (六) 14:00 (UTC)[回覆]
疑問:WP:CUP中的本地方針是否已經失效?如果是,那麼遇到符合之前的本地方針的查核將如何進行?-- Stang 2018年4月1日 (日) 03:37 (UTC)[回覆]
不然就設置「用戶查核請求鑑定小組」。--小躍撈出記錄2018年4月1日 (日) 03:40 (UTC)[回覆]
不是這個意思,我是想問以當前meta上的CUP,在遇到滿足WP:CUP#1這類事項時應該怎麼做。-- Stang 2018年4月1日 (日) 03:45 (UTC)[回覆]
可以要求監管員執行本地方針。--J.Wong 2018年4月1日 (日) 03:55 (UTC)[回覆]
那監管員也夠累的,他們也是志願者啊,基金會行動又沒礙他們結果讓他們受累。--雲間守望淡出中,有事請發郵件 2018年4月1日 (日) 06:12 (UTC)[回覆]

給大家帶來點輕鬆氣氛的小分享[編輯]

我呢,一般給confirmed大概是這些情況:

  • 相同IP+相同UA
  • 相同IP段+相同UA
  • 相同IP+不同UA+幾乎能duck的編輯傾向

給likely是這些情況

  • 相同IP段+間接相同UA
  • 相同IP段+不同UA+幾乎能duck的編輯傾向
  • 相同IP+不同UA+有些相似的編輯傾向

我覺得這並不是純技術的東西。反正我也不是查核員了,分享一下嘛 --1=0歡迎加入WP:維基百科維護專題 2018年3月30日 (五) 08:46 (UTC)[回覆]

監管員CU的話,一般不會考察編輯傾向,只比對IP和UA--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8年3月30日 (五) 09:02 (UTC)[回覆]
我相信他們不敢不考慮的,不然很多用公用Wifi的人會遭殃的。我可是經常見到同一IP段,同一UA,但就是編輯傾向不同,我一般都不會得出possible以上的結論。--1=0歡迎加入WP:維基百科維護專題 2018年3月30日 (五) 09:30 (UTC)[回覆]
同意。如果現在中文維基CU的唯一管道只有監管員,沒有編輯傾向的證據的話meta CU請求應該會被拒絕。Alex Shih留言2018年3月30日 (五) 09:33 (UTC)[回覆]
重新排版,將與我分享無關,與上面事項有關的移到前面,--1=0歡迎加入WP:維基百科維護專題 2018年3月31日 (六) 14:42 (UTC)[回覆]
畢旅回來就發生這種事...--Janee愚人節快樂Sign 2018年4月1日 (日) 11:08 (UTC)[回覆]

破壞者得逞了[編輯]

如題,應不用贅述。galaxyharrylion留言2018年4月1日 (日) 11:24 (UTC)[回覆]

近日基金會行動的進一步解釋[編輯]

我前幾日去信WMF詢問了關於中文維基百科選取本地用戶查核員的操作流程,收到回復如下:

  1. 在事件的調查結果出來之前,WMF將不會為中文維基百科授予任何用戶查核員權限。
  2. WMF當前並未決定針對特定的用戶查核員除權、解任,只是整體性地決定中文維基百科現在不能有在任的用戶查核員。
  3. 基金會行動前的六名用戶查核員,當前處於「通過了社群選舉,但因中文區權限被移除,導致其無法擔任用戶查核員」的狀態。
  4. 基金會行動後、調查結果出來之前開始選舉的用戶查核員,WMF不會承認。
  5. 調查依然還沒有結果。

--燃 燈和政治沒關係,你拿菊花紋章說成是MediaWiki我也會反對呀 2018年4月3日 (二) 03:46 (UTC)[回覆]

@燃灯:,不介意的話能否公布交流郵件內容,可以以截屏或存檔站點的方式?——路過圍觀的Sakamotosan 2018年4月3日 (二) 06:37 (UTC)[回覆]
@cwek:已經回復詢問能否公開他的回覆(甚至是直接公開到我的用戶頁里)。我上周發的郵件,他美國時間周一快下班的時候回我的,可能爭得同意還需要點時間。燃 燈巡查傀儡 2018年4月3日 (二) 17:04 (UTC)[回覆]
@cwek這個怎麼樣燃 燈 2018年4月6日 (五) 21:26 (UTC)[回覆]

Zh.WP checkuser re-introduction/重新引入中文維基百科用戶查核權限[編輯]

原標題為:Zh.WP checkuser re-introduction/重新導入中文維基用戶查核權限

The members of the local Chinese language Wikipedia community and the Stewards, who currently provide CU support to Zh.WP, have indicated to the Foundation that it would be desirable to explore possibilities of reinstating local CheckUser privileges on Chinese language Wikipedia. These rights were revoked from the local community due to security concerns in 2018.

中文維基百科本地社群成員以及替中文維基百科提供用戶查核支援的全域監管員已向維基媒體基金會反映希望恢復中文維基百科的用戶查核權限。此權限基於安全考量,於2018年自本地社群移除。

As a Foundation, we strongly endorse community self-governance wherever feasible. We also realize that each community has unique challenges that require authentic approaches that tackle them. In this spirit, we would like to state that the Foundation would support reinstating local CU privileges if Zh.WP meets two conditions.

作為基金會,我們在許可範圍內強力支持社群自治;我們也同樣理解不同的社群有其特有的挑戰,亦需要用獨特的方式來應對。本著此精神,我們想聲明:若中文維基百科可以滿足下述兩個條件,基金會將會支持恢復本地社群之用戶查核權限。

First, that the local Chinese language Wikipedia community offer their commitment to uphold the global aspects that all communities with local CU privileges uphold. A critical element is policy compliance. Currently, all communities with local CheckUser privileges are required to adhere to binding policies governing the recruitment of CheckUsers and the use of the tool. The potentially elected Zh.WPs CU would need to strictly uphold the Compliance with the CheckUser Policy and Compliance with the Access to Non-Public Information Policy, including the NDA policy update 2021. The local community should in turn respect these instruments.

首先,中文維基百科本地社群必須承諾維護所有擁有本地用戶查核權限之社群的通用認知。其中一個關鍵要素為政策規範合規性。目前,所有擁有本地用戶查核權限之社群都被要求要遵守有關用戶查核者的招募及使用工具之約束性政策。未來中文維基百科中可能當選為用戶查核員之用戶必須恪守用戶查核政策與非公開個人資料存取政策,包含2021年更新之保密協議。本地社群必須尊重這些政策文件。

Secondly, the Foundation is aware that the Chinese language Wikipedia continues to have long-standing internal trust challenges unique to the local community. We are aware that the local community is confronting noteable difficulties in local collaboration both on the Chinese mainland and internationally. As a Foundation, we undertake to support the re-introduction of the local CU rights if:

再來,基金會已認知到中文維基百科持續面臨當地社群獨有的長期內部信任挑戰。我們理解本地社群在本地合作/協作上,不論是與中國大陸還是跟國際社群都窒礙難行。作為基金會,我們承諾在滿足以下情況下支持重新引入本地用戶查核權限:

  1. Elections: All Zh.WP elections for CheckUser are conducted through SecurePoll elections (two weeks), with Steward scrutiny support. Doing so would provide greater safety to both candidates and voters. Further to this, the appointment tenure for CU user rights holders on Zh.WP to be two calendar years, at the end of which re-election of CheckUsers aiming to extend their tenure via SecurePoll will be required. Doing so would enable the local community, which does not have a NDA-signing ArbCom providing added accountability for CUs, to assess whether they still have sufficient trust in their local CUs after a meaningful period of time. There will be a recall mechanism for CUs. In it, voting-eligible users can safely register their voice in case they have lost confidence in a CU in-between elections. Once registered, a concern will be valid for a year or until the next re-election. 25 valid concerns related to a CU at the same time will trigger a recall election within two months, unless said CU decides not to run for re-election. Two years overall tenure in-between regular elections is in-line with long-standing re-election practices for CUs on German and Portuguese language Wikipedias, two other large communities with local CUs but without a NDA-signing ArbComs.
  2. Training: All successful Zh.WP CU candidates to be trained in CU community best practices prior to the user rights change granting them CU rights. Doing so would ensure alignment of Zh.WP CU practices with the global community.
  3. Audits: The Foundation will regularly audit CU activity on Zh.WP for at least a year; including an evaluation after a year whether or not to continue such audits. A practical way for that is keeping the current community consensus-based requests for checks. The community would comment on requests, which can then be audited for problematic users stacking against a certain user.
  1. 選舉:所有中文維基百科之用戶查核員選舉必須透過SecurePoll秘密投票,每次選舉為期兩周,選舉期間必須有全域監管員支援監票,這樣做將有助於提供候選人及選舉人更大的安全保護。此外,當選之用戶查核員任期為兩年,在任期結束後必須要再度重新參與選舉,通過秘密投票來延長任期。這樣做將有助於社群,在缺乏簽署保密協議之仲裁委員會確保用戶查核員負責任的情況下,有一段時間去檢視和評估他們對於當地的用戶查核員是否有足夠的信任。用戶查核權限將有除權機制:有人事任免投票資格的用戶可以安全地提出自己的質疑,此質疑有效期為一年,或是到下次用戶查核員選舉之前;如果有超過25人之質疑關切,就會在兩個月內觸發罷免,除非該查核員選擇不競選連任。上述任期制度已由德語、葡萄牙語兩大有本地用戶查核權限但沒有簽署保密協議的仲裁委員會的社群採用。
  2. 訓練:在授予權限之前,所有中文維基用戶查核員候選人都將會接受用戶查核員社群的培訓,以確保中文維基上的用戶查核實踐與全球社群一致。
  3. 稽核:基金會將會定期稽核中文維基之用戶查核活動至少一年,此舉包含一年後是不是要繼續持續這樣的稽核機制等。目前針對稽核有一個實用的方式:持續目前基於社群共識作出的查核請求;社群將對這些請求發表評論,令基金會可以稽核這些評論,以便尋找針對特定用戶的問題用戶們。

Finally, the Foundation commits to facilitating the functionary-guided creation of a CU self-learning module, available in Chinese and English in the Wikimedia LMS in 2022. This will document global community best practices for the tool and its appropriate use in a local community context.

最後,基金會承諾會促成在官方公務員(functionaries)指導下創建一個用戶查核權限自我學習模組,其中英雙語版本將於2022年在維基媒體LMS供查閱,此舉將把全球社群在使用該工具的經驗以及使用方式以當地社群語言妥善記錄。

WMFOffice留言2022年1月13日 (四) 20:38 (UTC)[回覆]

「當選之用戶查核員任期為兩年,在任期結束後必須要再度重新參與選舉,通過秘密投票來延長任期....」WMF欽點了這個方法,那我認為可以在sysop上長遠使用啊?--Wiki emoji | 😷🅔🅜🅞🅙🅘🅦🅘🅚🅘😷 祝百毒不侵~ 2022年1月14日 (五) 08:30 (UTC)[回覆]
不同意管理員任期制。另外我甚至反過來擔心這樣選使用者查核員會不會難產。——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2年1月14日 (五) 10:04 (UTC)[回覆]
難產的話,若有要查核就先轉交全域監管員?--0906(回復請Ping我) 2022年1月14日 (五) 15:22 (UTC)[回覆]
是的,如果難產,先轉交至監管員。--夏雪若留言2022年1月14日 (五) 15:28 (UTC)[回覆]
難產也要。這是御旨。--Wiki emoji | 😷🅔🅜🅞🅙🅘🅦🅘🅚🅘😷 祝百毒不侵~ 2022年1月15日 (六) 05:51 (UTC)[回覆]
我認為SRCU還有必要繼續存在,鑑於社群目前的互信情況。不僅是CU員難產的問題,即使能選出CU員,社群對CU員的信任程度又有多少?到時候涉及老用戶的查核可能還得監管員幫忙。另外我強烈建議CU的選舉在管理員的安全投票試行一段時間後再舉行。 ——魔琴 [ 已經告假 留言 貢獻 ] 2022年1月14日 (五) 15:34 (UTC)[回覆]
我想請問訓練將在哪進行,以及訓練一名用戶查核員需要多長時間。--BlackShadowG留言2022年1月17日 (一) 00:21 (UTC)[回覆]

對於重新引入不報希望,即便引入也是CU員難產。桐生ここ[討論] 2022年1月18日 (二) 05:11 (UTC)[回覆]

  • 如果已經明確計劃好要恢復查核員,那對於無法簽署NDA的大陸用戶應該會造成更大規模的(無論主觀或客觀)歧視與不公平現象。畢竟曾經出現過
這種話,而現在大陸用戶連監督員都無法擔任。--Yining Chen留言|簽名頁2022年1月18日 (二) 14:34 (UTC)[回覆]
基於上方理由,(-)強烈反對引入用戶查核員,而且NDA不承認中國大陸的理由也合理無法反駁,不論對於歧視還是安全原因,都應維持現狀。桐生ここ[討論] 2022年1月18日 (二) 14:46 (UTC)[回覆]
我反對恢復本地CU權限的理由是大陸用戶無法簽署NDA以及對港台用戶與居住在海外的大陸人的不信任,應該維持現狀。--Lanwi1(留言) 2022年1月18日 (二) 14:57 (UTC)[回覆]
既然這樣,我建議自廢武功,本地CU不能查有關延伸確認用戶的請求,而應轉交元維基;本地CU查到有關延伸確認用戶的案件,應送報元維基核實。 ——魔琴 [ 留言 貢獻 ] 2022年1月19日 (三) 04:19 (UTC)[回覆]
所謂安全問題不是CU作出虛假結果,而是洩漏非公開數據,比如舉報到香港國安處或者FBI,是編者的人身安全問題,即便CU值得信任,但是不能保證CU所在或所屬的當局不會強迫CU進行查詢,雖然大陸不能簽署NDA,但比如香港、澳門實際上也是不安全的,要是排除這三個地方,就是一種歧視,因此不如維持現狀。桐生ここ[討論]2022年1月19日 (三) 04:38 (UTC)[回覆]
我覺得目前大概兩點疑慮,一點是打擊報復,我覺得我的方案可以解決;一點是CU數據的安全性,大陸人不能簽NDA可以保證(至少很難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獲得)。另外我很疑惑的一點,為什麼排除港澳就是歧視,排除大陸就不是?既然現在港澳還能簽NDA,我們就沒必要幫WMF擔心。如果真的覺得港澳不安全,那就應該跟WMF建議撤銷港澳人士的NDA。沒有說港澳能簽NDA但做CU不安全的道理。 ——魔琴 [ 留言 貢獻 ] 2022年1月20日 (四) 04:29 (UTC)[回覆]
支持合資格且有意向者申請用戶查核權限,反對自我矮化主權,現今轉交元維基的操作過於繁瑣。先前對本地CU的擔憂在於中共威脅與WMC滲透,基金會行動後已不是大問題。住所不為第三方所知的大陸用戶仍然可以簽NDA,而上方討論中所說的「歧視與不公平現象」並無前例。--Lt2818留言2022年1月19日 (三) 05:21 (UTC)[回覆]
據我所知,User:Alexander_Misel的住所應該不為第三方所知,然而卻有該筆日誌(注意此日誌發生在WP:OA2021之前,與OA無關)。第二點,只知道擔心「中共威脅與WMC滲透」,那我們這些用戶要不要擔心「█國民主黨和F█I威脅與H█U█滲透」?第三點,「歧視與不公平現象」沒有前例,但正在發生。建議參考自基金會行動以後站內的幾項所謂「決議」的流程。另:怎麼看待上方在查核員尚未被廢除時真實出現過的言論?只是維基人間「友好的交流」?現在為解決這種現象所做出的唯一努力就是「歧視大陸用戶」嗎?(可能違反WP:AGF,故自行刪除)雖然基金會做出的決定改不了,這一點沒錯啦;但是還是很想知道類似這種「決定」的支持者是怎樣思考問題的。--Yining Chen留言|簽名頁2022年1月19日 (三) 14:39 (UTC)[回覆]
具體住址是不知道,但是具體城市他曾經在QQ群公開過,他說那天他所在的城市居民包括他本人在內被全員核酸檢測。--中文維基百科20021024留言2022年1月19日 (三) 14:27 (UTC)[回覆]
我覺得住所不為第三方所知的大陸用戶可以簽NDA,也有大陸用戶完全不願公開自己的住址。--Lanwi1(留言) 2022年1月19日 (三) 15:43 (UTC)[回覆]
即使「完全不願公開自己的住址」,如果參加了任何線下活動,也很可能會有問題。甚至更極端的,在任何社交網站或者Zoom等地方公開了自己的照片,也有問題。更不用說真實身份早就眾所周知的用戶。--GZWDer留言2022年1月21日 (五) 10:07 (UTC)[回覆]
個人認為連六扇門都難以找到住所的用戶才滿足條件。至於上述個案,原因恐怕不止於此。--Lt2818留言2022年1月20日 (四) 03:40 (UTC)[回覆]
Wikipedia:河北維基人列表顯示,該名用戶現時住在石家莊。--Alexander Windsor談笑風生 2022年1月23日 (日) 07:13 (UTC)[回覆]
個人意見同Lt2818閣下。——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2年1月19日 (三) 07:41 (UTC)[回覆]
除非 User:PMDdeSN 一事明了,否則(-)反對。--廣雅 范 2022年1月19日 (三) 08:18 (UTC)[回覆]
那看來洩露CU紀錄的事情不止一位,要是CU回歸中維的話大家應該做好心理準備。--中文維基百科20021024留言2022年1月19日 (三) 08:36 (UTC)[回覆]
是什麼事?沒有了解過。--Tranve () 2022年1月20日 (四) 01:38 (UTC)[回覆]
TranveWikipedia:互助客棧/其他/存檔/2017年10月#用戶查核不得不說的事 --Lt2818留言2022年1月20日 (四) 03:40 (UTC)[回覆]
(!)意見如果本地重新獲得用戶查核權的話,可以保留元維基用戶查核請求權以處理有爭議的本地查核案。--🎋🎍 2022年1月22日 (六) 12:25 (UTC)[回覆]
有爭議的話,找其他本地查核員覆核較為合適,亦可找申訴專員。監管員不會有更高權威,君不見三位監管員確認之傀儡都能被抵賴掉。--Lt2818留言2022年1月22日 (六) 14:17 (UTC)[回覆]
如果要找申訴專員,可能會面臨舉證難題,而且這難道不是對一些 處於弱勢且不精通外語的中國大陸用戶 的一種歧視?(除非申訴專員里出現了zh-2用戶)--Yichen Ding留言|主帳戶2022年1月22日 (六) 14:49 (UTC)[回覆]
就監管員吧,申訴專員處理效率肯定沒監管員好,不過可能要先問監管員願不願意。照規定來說,監管員不能處理有本地查核員的查核請求。--2022年1月22日 (六) 18:32 (UTC)[回覆]
個人認為基金會會推動本地CU建立,然後到時監管員就不用管咱的CU請求了。除非有人跟基金會討論過可不可以維持現狀,不然我覺得樓上提的關於CU的問題要面對只是早晚而已。--2022年1月26日 (三) 23:58 (UTC)[回覆]
基金會沒打算解釋一些細節麼?——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2年2月11日 (五) 03:39 (UTC)[回覆]
包括所謂的除權機制、當選人所接受的培訓,以及定期稽核等等,基金會都沒有給出足以讓本地社群討論或訂立規範的內容。——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2年2月21日 (一) 12:28 (UTC)[回覆]
讀完了大家的討論,我的觀點也是給中維CU不夠安全。原因有二,首先,WMC和中共不是我們唯二要防的信息洩露對象,前面各位點到的其他政權和團體對中維產生的潛在信息洩露威脅也不是空穴來風。其次,在沒有辦法向內地用戶提供CU權限的情況下,也很難平衡不同地區的查核員的比例。除此以外,基金會這次給出的信息太過有限了,不知道該如何應對。Itcfangye留言2022年2月26日 (六) 06:31 (UTC)[回覆]
  1. WMC和中共是特定於中文站點的擔憂對象,其他實體或者未見對本地的危害跡象,或者對全域項目有影響(如NSA對維基百科的監控),不見得由監管員代替本地查核員即能消除信息洩露威脅。
  2. 未見「平衡不同地區的查核員的比例」之必要性,這與查核工作能否安全有效運行並無關聯。
--Lt2818留言2022年2月27日 (日) 13:43 (UTC)[回覆]
意見同上。另外,wikt:空穴來風。 ——魔琴 [ 留言 貢獻 ] 2022年2月27日 (日) 15:20 (UTC)[回覆]

re-meta:Special:Diff/22831347

  1. 在公告「具備投票資格的用戶可以安全發表自己的聲音,以防他們在 CU 選舉之間失去信心。」,具體步驟是什麼?
    社區需要決定什麼是合格的選民。安全選舉是 SecurePoll 選舉。社區已經設計了不同的方式來表明在定期選舉之間失去信心。例如,德語維基百科強制使用該系統
  2. 「所有成功的 Zh.WP CU 候選人都將在 CU 社區接受培訓」如何培訓?在哪裡培訓? 培訓一位用戶查核員需要多少時間?
    全球志願者社區和基金會需要共同開發一個培訓模塊。培訓模塊可以託管在 learn.wiki 上,總共可能需要大約 2-4 小時。
  3. 2017 年發生了一起事件,當地用戶查核員公開披露了 CU 數據。我理解 T&S 出於隱私和法律原因無法發布詳細信息。但事件已經解決了嗎?
    默認情況下,基金會不會公開討論其調查案件的細節或狀態。
  4. 當地討論中有一個提議,如果有複雜的案件,即使有當地的用戶查核員,也可以要求 CU 管理人員調查。這個提議可以接受嗎?
    這是當地社區直接與管理人員進行的對話。基金會要求尊重相關政策和標準,但當地 CU 或管理人員是否調查案件取決於當地和全球社區,而不僅僅是基金會的觀點。
  5. 本地討論中表現出對本地 CU 結果難以接受的擔憂。因為語言障礙,一些本地用戶的英語可能不太流利。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當地社區成員輕鬆上訴?
    防止用戶查核員濫用的第一層控制在於其他用戶查核員。這就是為什麼全球用戶查核員政策總是要求有一個由兩人組成的本地團隊。這樣總有其他人可以看到 CU 數據並且產生制衡。如果仍擔心和懷疑濫用 CU 工具,可以隨時將此類問題提交給申訴專員委員會,可以使用任何語言向申訴專員委員會提出問題。--WMFOffice留言2022年3月1日 (二) 03:47 (UTC)[回覆]
假如連WMF出來回答了也沒人給反應的話,我唯有移走不存檔模板當大家都不想要CU了。Ghren🐦🕓 2022年3月10日 (四) 08:33 (UTC)[回覆]
確實有支持也有反對……WMF也解答了一些反對票的疑惑。我們是不是可以整理一下各方觀點看看有沒有突破口。 ——魔琴 [ 留言 貢獻 ] 2022年3月10日 (四) 23:17 (UTC)[回覆]
問題是 WMF 說的不明不白:在 18 年行動之前有 6 名查核員,除去WP:CU中記載的推定離任的那幾位還剩下三位。這三位到時候是直接復職還是要經過上面的 secure poll 投票?推定離任的是確實像 OS 那樣已經經過郵件確認離任還是要再 lock 一次然後發郵件申請離任?從上面的討論來看至少有兩次 CU 數據洩露,站外的和站內的,但是從 18 年到現在 WMF 既不告知調查結果也沒有見到 WMF 對當時的查核員做出行動。可否推斷 WMF 對此事也是無結論?如何能確保將來不再發生此事?--廣雅 范 2022年3月11日 (五) 15:33 (UTC)[回覆]
應該是不能直接復職。 ——魔琴 [ 留言 貢獻 ] 2022年3月11日 (五) 15:46 (UTC)[回覆]
同魔琴君,應該不能直接複任,並需重新經過上述投票。「如何能確保將來不再發生此事?」根據WMF現有提供的資訊,應該是藉培訓、監察機制及秘密投票來確保查核員的素質,從而防止洩露事件的出現。謝謝。--SCP-0000留言2022年3月11日 (五) 16:37 (UTC)[回覆]
說實話我不認為這些方法可能有用。User:PMDdeSN 雖然各人有一定猜測,但現在都沒有確定是當時哪位查核員洩露的數據。如果知道的話當時就可以發起解任投票,而不用等到基金會介入。在大家都沒有證據確定是誰的話安全投票無法確保社群的監督機制。而且所有查核員都簽署過 NDA,新開一個一次性帳號也能證明此人是清楚這種行為是嚴重違反規定的,因此培訓能達成的功效也有限。當時此事通報基金會後基金會肯定也進行過一系列調查,但就像我之前說的,至今都沒有發現有相應的 office action 出來,因此我懷疑監察機制能否達到預期。--廣雅 范 2022年3月12日 (六) 13:46 (UTC)[回覆]
(▲)同上。基金會在這件事上似乎除了移除中維查核權限外束手無策。很讓人懷疑基金會是否真正有有效方法來避免以後出現同樣的問題。不要等到剛剛恢復CU權限第一天就出現隱私洩漏事故。[開玩笑的]----Yichen Ding留言|主帳戶2022年3月15日 (二) 15:20 (UTC)[回覆]
最糟糕的情況下,也不過就是禁止前使用者查核員競選罷了。又或者等個幾十年,所有相關人士全死光了才能選新的?我個人不希望將本地查核作業永遠丟給監管員來做。——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2年3月23日 (三) 16:53 (UTC)[回覆]
禁止前查核員競選也不能保證新查核員沒問題吧,畢竟當時選前查核員時也沒料到會出當時的事情。我本身不反對本地拿到 CU 權限,但問題是之前出的事情總得有個交代。不然現在都知道查核員自己用傀儡連基金會都沒法查出來了,難保不會出現第二次第三次。還有上面提到的查核員個人私下將數據洩露給第三方的問題。--廣雅 范 2022年3月24日 (四) 02:11 (UTC)[回覆]
@Ericliu1912Yining Chen: 近日向基金會詢問他們有沒有其他方式來應對洩漏CU數據的問題,他們的回覆可見此。另也可參考一位英維管理員的意見。謝謝。--SCP-0000留言2022年3月26日 (六) 00:26 (UTC)[回覆]

若不能滿足以下兩個條件,不論誰參選用戶查核員,一律投反對票。

IP 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
網際
協定
位址
UA User
Agent
使用者
代理
  • 隱私:現行的設置總有漏網之魚。這權限應改成不能查核IP用戶,也不能顯示註冊用戶的IP和UA,每次只能查核某註冊用戶之間的關係,均為系統過濾後的結論,類似於全域監管員的答覆,去除不必要的安全憂慮。
  • 監察:任何人都可以請求查核用戶,唯決定權在於用戶查核員。使用權限前必須通知被查核的用戶;使用權限時提供充足的理由來解釋,只有懷疑濫用傀儡的情況才需要查核;使用權限後系統應自行記錄,讓任何人都能看見。

--月都留言2022年3月29日 (二) 23:46 (UTC)[回覆]

(+)支持公開查核記錄,但(-)反對關於隱私的設定更改,明顯存在對用戶查核工具的錯誤理解。監管員給予的答案均是不能簡單以編碼代替的,況且用戶查核員本身還需要(因應請求和合適情況)進行查核以延長自動封鎖(WP:CUP#1)和查核用戶請求IP封鎖例外是否與其申訴/申請所言相符才授予權限(WP:CUP#3,現在都沒有在執行)。同時(-)反對使用權限前必須通知被查核用戶,不可能預先通知LTA他們即將被查核。無論是操作上還是原理上,這些要求都是完全不合理的。--路西法人𖤐 2022年3月30日 (三) 03:07 (UTC)[回覆]
用點常識就知道不可能公開查核日誌了好嗎?如果日誌上寫著已查核User:Example,然後緊接著已查核IP:1.2.3.4,那麼有點邏輯的人都知道User:Example的IP是啥了。--Xiplus#Talk 2022年3月30日 (三) 04:48 (UTC)[回覆]
感謝兩位提出意見,參考RBI論述應不理會LTA,使用權限前必須通知被查核用戶,這要求或有不妥之處,故此添加刪除線;縱上有用戶指出潛在洩漏資訊的威脅,過去已發生洩漏數據的事件,恢復本地社群之用戶查核權限前,隱私安全需要得到重視,不然如桐生所說維持現狀。 --月都留言2022年3月30日 (三) 05:16 (UTC)[回覆]
查核日誌僅針對用戶,而IP用戶則僅標記XXX查核了「某個IP」(真的是「某個IP」)這樣即可。沒人說一定要顯示出來的。另外,執行WP:CUP#1的時候,監管員或用戶查核員封鎖個別IP的時候,不也是同樣一邊出查核結果,一邊進行{{checkuserblock}}嗎(監管員的封禁日誌)?我覺得MASK了IP就已經能符合查核日誌的隱私要求了。--路西法人𖤐 2022年3月30日 (三) 10:14 (UTC)[回覆]
(+)支持查核日誌僅針對用戶,不顯示IP位址;在保證隱私沒有外洩的可能時,同意本地引入用戶查核權限。 --月都留言2022年3月30日 (三) 13:54 (UTC)[回覆]
@LuciferianThomas:有時會對封鎖日誌進行監督,就是為了隱私,或是等一段時間才封鎖等緩解措施。--Xiplus#Talk 2022年3月30日 (三) 13:56 (UTC)[回覆]
確實如此,那麼除對查核員及監管員外不顯示IP的查核日誌是否合理的技術性保護用戶途徑?此外,亦必須向基金會詢問不具有查核權限的用戶透過建立鏡像站而獲得類同用戶查核的資訊是否符合隱私政策。--路西法人𖤐 2022年3月30日 (三) 14:13 (UTC)[回覆]
(+)支持,甚至即使不公開對IP用戶的查核記錄也無妨。--Yining Chen留言|簽名頁2022年3月31日 (四) 14:08 (UTC)[回覆]
那麼應該先諮詢技術團隊跟法律團隊。--Xiplus#Talk 2022年3月31日 (四) 16:08 (UTC)[回覆]
把「•公開」修改為社群「•監察」,以防止查核員濫用職權。 --月都留言2022年3月31日 (四) 16:57 (UTC)[回覆]
原則上只要不公開IP和帳號之間的關係就可,或可考慮只公開查核涉及對象而不公開相關IP。謝謝。--SCP-0000留言2022年3月30日 (三) 15:56 (UTC)[回覆]
「改成不能查核IP用戶,也不能顯示註冊用戶的IP和UA,每次只能查核某註冊用戶之間的關係,均為系統過濾後的結論」並不可行。用戶查核工作面對的是多樣且未知的情況,需要查核員接觸儘可能多的原始信息,例如:
某一位疑似LTA的用戶的某一筆編輯顯示的IP位於北京,該IP不是校園、公司等共享IP;而另一位疑似LTA的用戶5分鐘後的另一筆編輯顯示的IP位於廣州,同樣不是共享IP。那麼查核員可以推斷除非共享帳號,否則兩位用戶幾乎不可能是同一人。但
  1. 如果不是5分鐘,而是5小時,那就有可能是這位用戶坐飛機去了廣州;
  2. 如果後者是校園網IP,那可能是一位在北京的用戶,掛了廣州某高校的VPN,這種可能性要進一步通過對該名LTA本身的了解來進一步證實或證否;
這些信息都是單純的「查關係」所查不出來的。--Antigng留言2022年4月6日 (三) 10:00 (UTC)[回覆]
鄙人才疏學淺,感謝閣下提供寶貴意見,並作出詳細解釋!不怕查出註冊用戶的關係,只怕走上門騷擾維基人;隨著資訊科技的進步,希望WMF研發工具,主要保障隱私安全,拆穿偽造民意的行為:計算地圖上不同用戶的時間、距離、位址移動,予查核員接觸這些資訊,但不能查核IP和地理位置,請問是否可行? --月都留言2022年4月9日 (六) 03:35 (UTC)[回覆]
絕對不可行,不能查核IP基本上等於將整個用戶查核工具廢了,而你提出「計算地圖上不同用戶的時間、距離、位址移動」只會給用戶查核員提供如安亭所言的誤導性資訊,完全不可行。--西 2022年4月10日 (日) 05:54 (UTC)[回覆]
用戶查核就跟破案一樣,涉及的不僅僅是「已知的未知」,更有「未知的未知」。作為管理人員我們甚至不知道未來會遇到怎樣的案情,需要綜合運用哪方面的信息,通過怎樣推理得出什麼樣的結論——涉案人員並不總是按有限、既定的規律、套路出牌。要求查核員不接觸IP就好像是要求探員不接觸一手證據一樣,這樣根本沒法破案。--Antigng留言2022年4月11日 (一) 15:46 (UTC)[回覆]
用戶查核的學問較為艱澀。 --月都留言2022年4月15日 (五) 16:10 (UTC)[回覆]